华体会官网入口app:
今日起,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旅局出品的《老单走福州》第二季,将在东南卫视和优酷平台播出。本季节目共10集,延续第一季成功的沉浸式体验模式,由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担任文化串讲人,携手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张谨、文化传播专家冷凇和演员侯京健等嘉宾,带领观众深度探访福州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全方位展现闽都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第二季节目内容策划精心独到,以“闽都风华”开篇,从镇海楼出发,沿城市中轴线探访冶山春秋园、朱紫坊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等文化地标,系统梳理福州2200多年建城史。后续各集主题丰富多元,涵盖鼓山文化、温泉文化、鼓岭故事、理学传承、林则徐精神、内河文化、海丝印记、船政文化等闽都文化核心元素。节目将带领观众登鼓山闻茶香、体验老字号澡堂的非遗闽式盘架技艺、追寻鼓岭邮局背后的中外情缘、探访朱熹讲学地感受耕读传家传统、领略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风骨,乘坐“福舟”领略内河诗意美景。
本季节目特别注重船政文化的呈现,不仅设有《申遗新生》专题内容,还将推出一期船政特别节目嘉宾访谈,邀请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吕舟参与访谈,全方位解读船政遗产的当代价值。
《老单走福州》第一季今年春节播出后,成为福州文旅的爆款宣传节目。第二季节目于9月22日至26日、10月1日至5日播出,有望再次掀起一波关注福州、体验闽都文化的热潮。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风险隐患等主体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明显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指数2025》发布——我国三大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持续领跑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人员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如今,在学习中遇上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AI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水平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新疆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